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不僅是金山銀山,也是人民群眾健康的重要保障。
中國要實現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必須要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在經濟發展中要明確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生態環境的優化就是生產力的提高,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順利進行的基礎。“循環經濟是按照生態規律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發展循環經濟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資源,大大提高自然資源的配置率,使廢棄物的生產和排放最小化,從而減少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發展循環經濟能夠實現有害廢棄物的“低排放”或“零排放”,形成資源清潔生產、綜合利用和可持續為一體的生態設計方案,從而達到自然資源的低消耗、低污染和高利用,以最小的資源和環境成本,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以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為基礎的循環經濟是實現生態經濟發展的必要舉措。
公司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在環境保護方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努力做到物質循環利用和廢棄物“零排放”。
一、有機肥(蒜皮)發酵試驗點
每年的4月-8月是公司脫水車間加工旺季,加工期間會有大量蒜皮的產生,蒜皮作為一種有機廢棄物,如果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蒜皮內含有豐富的大蒜素和鉀元素,這些元素發酵之后可以作為植物的營養大餐。有機肥料的生產一般都必須經過堆肥發酵過程,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機物不斷被降解和穩定,產出一種適宜于土地利用的產品。我國國內大多數有機肥料產品只堆肥發酵15-20天,這樣的產品只能達到無害化標準。而優質的有機肥料堆肥發酵過程一般需要45-60天的時間。夏季公司把蒜皮集中存放于70畝的大蒜基地,利用堆肥這種簡便的處理有機廢棄物和制造肥料的方法,把蒜皮發酵成有機肥,秋季深耕前把發酵好的有機肥直接用于基地,使廢棄物得到了二次利用,既保護了環境又節省了成本。
堆肥這種古老而簡便的處理有機廢棄物和制造肥料的方法,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改進,其作用很受各個國家的重視,因為它有很好的生態意義,也為農業生產帶來效益。
二、污水處理池
環境保護和綠色生產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作為一個水資源極度緊缺的國家,我國的水環境現狀不容樂觀。水資源緊缺矛盾的日益加劇,使得污水處理成為水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務。
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6月,公司投資700多萬建設的長64米,寬21米的污水處理池已全面竣工。可實現污水三級處理,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
公司每六小時進行一次抽樣檢測,實時觀察水質變化,并定期送檢第三方檢測機構,確保處理的污水CODcr、脫色率、SS、BOD5的去除率分別達到80~90%、95%、90%以上、75-80%,符合GB8978-1996一級水排放標準。污水處理池日處理廢水可達400m3,滿足生產需要,真正 實現了廢水零排放。
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經濟的發展是相輔相成,互相制約又相互促進的關系,優化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的最大負荷力,建立起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國民經濟體系,最終實現生態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